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肯
字源查字:肯肯繁体字:肎肯字拼音:kěn肯字注音:ㄎㄣˇ
肯字偏旁部首:月部外笔画:4笔画总数:8五笔86版:hef
五笔98版:hef仓颉号码:ymb肯字结构:上下结构肯字五行:木
四角号码:21227郑码查询:iiqgb2312码:BFCFBig5编码:AAD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80AF首尾分解:止月部件分解:止月
肯造字法:会意;从止、从月肯异体字:肻肎肎𦘫𠕔𣍟𣍟𦙎
笔顺编号:21212511
笔顺读写:竖横竖横竖折横横
词条已被关注:30874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8-30
上一条:字下一条:夏肯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睡.封92(隸)秦楷書肯字象形文造型-肯字变化过程研究读音:kěn金文1;金文2;金文3;说文古文;小篆肯;小篆啃;汉帛书;隶书读音:kěn “肯” 是 “啃” 的本字。《说文》 : “肯,骨间肉。肎肎箸也。从肉,从呙省。一曰: 骨无肉也。肎,古文肯。” 这段古文说得拗口。其实就是啃骨头上的肉。 金文1-2写作 “、 ” , 上边是牙齿的 “齒” 省去下半部分,仅留 “止” ,下边是 “肉” ,用牙齿啃肉十分明白。金文3、“说文古文” 及小篆写作 “、 、 ” , 上边是 “骨” 字的省文(留下中间的 “冖” ) ,下边也是 “肉” 字,表示去掉了骨头仅剩肉了。后来为进一步表示啃是用嘴,就在金文1-2的基础上另加 “口” 成 “啃” 了。而“肯” 逐渐引申为愿意、允许等义。
图为“象形字书画” 造形
肯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旧字形 肯字金文源流肯-B06189肯字说文字源肯-S03128肯-S03129肯字字源字典肯-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肯字基本解释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肯字笔顺 kěn 竖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
肯字组词肯定肯不肯肯首中肯岂肯肯要讵肯详肯肯心允肯肯分肯板肯确肯认肯构肯堂剩肯綮肯谢肯朋肯许肯肯构肯堂谁肯肯可肯道肯正肯恼肯首问肯肯酒肯心争肯肯尼亚阿肯人深中肯綮惠然肯来雷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巴达肯堂肯构阿姆斯特丹肯字详细解释〈名〉
(会意。小篆字形从肉,从冎( guǎ)省。本义:着骨之肉) 同本义 [flesh attached to bone]
肎,骨间肉肎肎着也。——《说文》。俗字误作肯。
技经肯綮之未尝。——《庄子·养生主》
又如:肯綮
〈动〉
假借为“可”。表示应允,同意 [agree;consent]
太后不肯。——《战国策·赵策》
留为小吏,不肯。——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劝说了半天,他才肯了;肯认(认可,同意);肯可(赞成,同意);肯首(点头表示同意);肯酒(允婚酒。表示女方应允亲事)
愿意,心甘情愿、乐意 [be willing to;be ready to]
莫肯我顾。——《诗·魏风·硕鼠》
客肯为靖郭君末寡人乎。——《战国策·齐策》。注:“犹可也。”
不肯者,可以肯也。——《谷梁传·宣公三年》
秦王不肯击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明·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东军务记》
又如:肯干;他肯吗?肯吃苦;肯心儿(心甘情愿);肯心(心甘情愿;顺心);肯道(愿意)
〈副〉
恰恰 [just]。如:肯分(恰恰;凑巧)
〈方〉∶表示时常、易于 [often]
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红楼梦》
又如:这几天肯下雨
肯字常用词组肯板 kěn bǎn
[slab] 从做成方的或准备锯成木板的原木上切出的不规则的边材
肯不肯 kěn bù kěn
[Are you willing or not?] 愿意不愿意
他肯不肯来
肯定 kěn dìng
肯定 kěn dìng
肯尼亚 kěn ní yà
[Kenya] 肯尼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东部,地跨赤道,东南临印度洋。面积582646平方公里,人口22397000,首都内罗毕
肯綮 kěn qìng
[meat joints;crux;key] 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
深中肯綮
康熙字典【未集下】【肉字部】
许可,愿意:首~(点头答应)。
骨头上附着的肉:~綮(qīng )(筋骨结合的地方,喻重要的关键)。中(zhòng )~(喻言论正中要害)。
〔古文〕𣍟【正韻】苦等切,音懇。
【爾雅·釋言】肯,可也。
【詩·衞風】惠然肯來。
【箋】可也。
【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
又【集韻】可亥切,音愷。
【字林】著骨肉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又𠕔。
说文解字【苦等切】-【卷四】
【原文】骨閒肉肎肎箸也。从肉,从冎省。一曰骨無肉也。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骨閒肉肎肎箸也。肎肎、附箸難解之皃。莊子說庖丁解牛曰。技經肯綮之未嘗。肯、崔引此解釋之。綮音罄。司馬云。猶結處也。按肎之言可也。故心所願曰肎。得其窾郤曰中肎。引伸之義也。从肉。从冎省。冎者、剔肉置其骨也。肎肎相箸。有待於剔。故從冎。陸德明引說文、字林皆口乃反。唐韵苦等切。按肎等二字古音同在一部。故皆在海韵。音轉入六部。乃在抍等韵也。?作肯。一曰骨無肉也。此別一義。
肯字的部首是月,和肯字部首相同的字(按点击率排序)脇
膰
臇
膗
脹
胻
胂
肸
脴
臐
臎
脿
膄
臄
肨
脭
脡
臜
朦
膱
朓
膍
膆
腚
胝
膈
膭
朕
臚
肑
脉
腄
胇
股
腨
膋
朒
腵
臍
腽
脺
脸
脬
脈
腖
脶
胫
臕
有
腶
腘
胨
膼
膃
朢
脓
肪
膬
朠
臆
腒
肌
脳
臈
臞
腜
腩
肛
臟
膘
胕
朐
脷
脮
臙
肊
脄
胴
臒
脜
胢
肘
腆
膅
膂
脯
脤
胘
膢
胿
臝
腼
膫
肰
胏
肯字文言文解释
kěn
①<名>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见“肯綮”。
②<动>许可;同意。《触龙说赵太后》:“太后不~,大臣强谏。”
③<动>愿;愿意。《硕鼠》:“三岁贯汝,莫我~顾。”
④<动>能;能够。《中山狼传》:“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讳之而不言哉?”
【肯分】正好;恰好。
【肯酒】订婚结亲酒。
【肯綮】⒈筋骨结合的地方。《庖丁解牛》:“技经~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⒉比喻要害、关键的地方。